象山西周镇种植大户赖伟平在收割作业,王旭伟 摄
5月16日起,全市18万亩小麦收割拉开序幕。今年我市小麦生产呈现“三增”局面。面积比上年增加4.1万亩,增幅29.5%,为近25年来最大一年;单产预估280公斤,比上年增84.9公斤,增幅43.5%,属历史高产年份;预估总产5.04万吨,比上年增2.34万吨,增幅87%。市农业局种植业站相关人士表示,小麦种植面积创历史新高,得益于我市各项粮食扶持政策的实施。尤其是粮食敞开收购、规模种粮补贴和粮食生产政策性保险等政策三管齐下,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麦积极性。 今年我市各级农技部门积极强化技术指导,开展高产示范方创建,也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小麦增产。一是注重品种更新,今年我市积极推广扬麦20、华麦6号等小麦新品种,新品种具有穗大粒多、丰产性好等特性,优质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小麦产量构成。二是强化科学施肥,针对去冬气温偏高及部分田块麦苗数过多过旺情况,各级农技部门及时指导农户控肥稳苗,防止了麦田苗数群体过大,有效确保麦田有效穗数充足,为今年小麦丰产奠定基础。三是狠抓病害防治,今年麦田普遍长势较旺、群体偏大,极易造成病虫灾害蔓延发生,我市农技部门及早发出病虫预警预报,降低了减产现象发生。 小麦分为强筋小麦、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。宁波地产小麦主要为中筋小麦,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强度中等,延伸性好,适宜制作面条或馒头等。据了解,宁波小麦主要由粮食部门收购,粮食部门收购后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部分作为国家储备用粮,其余部分通过网上竞拍,由社会企业加工销售。 农谚曰“麦收如救火, 虎口把粮夺”,农技专家建议各地要集中精力,抢抓农时,抓紧季节抢收,确保颗粒归仓,同时切实加强麦收期间生产作业安全。